
想當年還是用很大一台方方的隨身聽那個年代,我跟老爸說我的耳機怪怪的,好像一直不是聽得很清楚,音樂發聲好像都是濛濛的,感覺被矇上了一層牛皮。後來老爸在丁洲路上一間不起眼賣唱片的一家老店,買了一副隨身聽耳機給我,我還記得是 AIWA (2002 年被 SONY 收購)的耳機,看著那金色耀眼發光的接頭(普通都是銀色的),就覺得那真的好棒,一接上隨身聽後感覺一整個音樂都不一樣了,戴上後完全不想拿下來!
長大後,之前所用的 Audio Technica - EM7(鐵三角),雖然是不錯,可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想一想也是該把她給升級的時候了,而且為了要對應上那台 iAUDIO U3,著實的讓我做了不少功課,最後,讓我花了不少小朋友敗入了 Etymotic ER6i。

當拿到的那天,其實我還仔細的端詳了她一陣子,雖然說網路上 ER6i 的盛名已經流傳已久,不過還是不太敢相信這樣一個小小的單晶體可以有這麼大的魅力。我小心翼翼的把她接上 iAUDIO U3 後,再矽膠耳套塞入耳朵後,不過隔音的效果馬上就出現,完…全…聽不到外在的聲音,頓時間整個世界靜的可以。
打開了音樂,就算是這副耳機還沒有 RUN 過,不過隨之而來的心中彭湃還是無法抵擋,那是一種感動。對於高頻的極高解析力、幾近中性無染的聲底與自然的音場,就像是一個歌手,在一個房間中站在妳前面對著妳唱歌,那透明如水的女聲真的就有如流水般的涓涓流入妳的耳朵,一聽之後我實在是無法將她從我的耳朵上拿下來。還沒有 RUN 過的 ER6i 直通通的把 Audio Technica 的 EM7 巴假的,現在也只能乖乖的躺在我的防潮箱裡安眠。
接下來的三年,與 iAUDIO U3 跟隨著我一塊旅行,可惜好景不長,在上個月的時候她的右邊單晶體出了些小問題,導致左耳與右耳的聲量不平衡,害我難過了許久,可是我卻又無法忍受沒有音樂的日子,所以又接著開始了我下一個耳機的探勘。

Shure 是美國一家非常出名的製作麥克風的耳機,不管是錄音室的麥克風到演唱會現場,都可以見到 Shure 的影子。起初 Shure 所出的耳道式耳機,則是量身為歌手打造,因為她的獨特隔音效果可以讓歌手在演唱會的時候隔絕外來的影響而直接細聽到整個樂團的音樂,而現在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也可以買到了。


雖然說以全部平均來講,我是覺得 SE102 還無法勝過 ER6i,不過畢竟 ER6i 已經擁有了超過 1500 個小時的經驗值,且她的價位也超過了 SE102。ER6i 是贏了面子,SE102 則是贏了裡子,因為 SE102 的便宜,加上她的全音域表現,性價比實在是太好了,簡單來說,我覺得這是一款非常值得投資,值得一聽再聽的入門耳道式耳機,只須花 2 張小朋友再多一點點,就可以把音樂全面升級,妳,也心動了嗎?

相關連結:我吋不離身的 iAUDIO U3
相關連結:我的耳機 Etymotic ER6i 與 Shure SE102
相關連結:音悅音響朝聖 - Weston 3 與 Sennheiser IE8
相關連結:Grado、AKG、Denon、Sennheiser 我在品嘉音響